C919,又有大消息!
作者丨高江虹 编辑丨巫燕玲 8月28日是个大日子。 当晚,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祝桥基地,随着机库大门缓缓拉开,喷涂着五星红旗的国航C919首架机与红色木棉花涂装的南航C919首架机同台亮相。中国商飞向国航、南航颁发飞机销售证并移交飞机交付纪念钥匙,中国民航局向国航、南航颁发国籍登记证、单机适航证和无线电台执照。 国航和南航同时接收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加上早先一步商用C919的东航,以及今年下半年也将喜提首架C919的金鹏航空,四大航空公司同步运营国产大飞机、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梦想在2024年成为现实,而这也将进一步考验中国商飞大规模量产和批量化交付的能力。 “C919商业运营由1家拓展为3家,从上海拓展为北京和广州,这是重大进展。”资深民航专家郭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未来也将有更多的航司运营C919,还有望在海外运营。“C919是中国制造的骄傲,其成功是航空运输与航空制造“两航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 8月29日上午10:15,南航首架C919落地广州;11点23分,国航首架C919落地北京。国产大飞机在一南一北开启新时代。 国航、南航首架C919交付,国航供图 国航C919首架机为延程型,采用158座两舱布局,包含8个公务舱和150个经济舱。南航C919首架机为标准航程型,采用164座三舱布局,包含8个公务舱、18个明珠经济舱和138个经济舱。两架飞机均装配了定制化的客舱座椅等设施设备,全舱配置个人充电接口,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乘机体验。 为保障C919飞机顺利引进和后续顺畅运营,国航、南航与中国商飞紧密合作,全力推进飞机选型、生产监造、人员培训、运行准备等各项工作。国航方面介绍道,国航飞行总队于5月21日正式组建成立第七大队——C919飞行大队,10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飞行员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赴商飞总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转机型训练。7月29日全员通过民航局组织的模拟机考核,顺利拿到C919机型驾驶员执照,为国航C919飞机顺利运营打下坚实基础。随着飞机的交付,国航还将围绕C919机型开展运行验证试飞和应急撤离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据悉,在接收飞机后,国航和南航都需要对C919进行25小时的空机验证飞行(时长较东航大为缩短),之后才可以正式进行商业载客,预计首航最快在9月。 实际上今年C919飞机可商飞的客户可不止三大航,海航旗下的金鹿航空也已预告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接受第一架C919飞机,成为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的第一个民营航司。 资深民航专家郭佳分析道, 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有观点认为,随着C919投入运营,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撬动万亿级市场。郭佳表示,C919是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的第一代机型,从这个角度看,C919需要稳定和定型发展过程,“大飞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过程,用数据印证其经济效益和很好的盈利性。” 从航空产业发展来看,现在的C919飞机,乃至于未来的C929飞机,其国产化率要更高,以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我们现在有了非常好的开始,希望在航空制造和航空运输领域不断收获正向反馈,不断稳定发展,这是整个行业需要看到的。但是这个磨合的过程急不来,需要用每一个小时飞行数据飞出来。”郭佳说道。 随着商业运营的稳定表现,C919飞机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2021年3月1日,东航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家启动用户,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了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首批引进5架。2023年9月28日,东航再增订100架C919大型客机,此次订单将于2024-2031年分批交付。其中,2024年计划交付5架,2025-2027年每年交付10架,2028-2030年每年交付15架,2031年交付20架。至此东航成为C919飞机全球最大的客户。 国航则于2024年4月26日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拟以108亿美元,向商飞公司购买100架C919飞机(增程型),该批飞机计划于2024-2031年分批交付。南航则4月29日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拟以99亿美元,向商飞公司购买100架C919飞机,该批飞机计划于2024-2031年分批交付。虽然飞机数量一样,价格却不同,原因是国航订购的是机型为延程型(ER),国航是目前三大航中唯一选择该子机型的公司。相较于基本型,C919延程型拥有更大的最大起飞重量(78.9吨)和发动机推力(30000磅),航程更远。满载飞行距离为2000海里,最大航程为5小时,较基本型增加1.7小时。可见国航意图让C919飞机未来飞更远的航段。 除三大航外,海航集团旗下的乌鲁木齐航空和金鹏航空各订购30架,西藏航空订购40架C919高原型飞机;另有一些航空租赁公司也签订购买协议。中国商飞总订单量在去年就已经超过1000架,预计目前订单已经超过1200架。 按波音最近刚刚发布的最新民用航空市场展望,未来20年,中国民航机队将年均增长4.1%,从4345架增加到9740架飞机,我国将新增8830架新飞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客运与货运需求。其中单通道飞机需求在6720架,占全部交付量四分之三以上。而C919飞机也是一款单通道客机,作为后进新机型,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设计、先进推进系统和先进材料,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在市场上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难说未来不会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在今年三月份供应商大会上公布的计划,C919计划2024年交付30架,2025年交付54架,2026年交付84架,2027年交付110架,2028年交付126架;国产大飞机C919将真正的进入大规模量产、批量化交付和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中国商飞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量产和交付挑战,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年8月,C919大型客机第二总装厂选址确定为上海浦东临港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达119.5亿元。建成后,总装厂将满足C919客机的批量化生产需求,预计到2027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时,产能将达到150架以上。 不过这两年航空供应链市场的不稳定性为C919的生产制造遗存潜在“雷区”,波音和空客也都因为供应链进展面临飞机推迟交付的困境,C919的部分核心部件和分系统也是由国外厂商生产和供应,因此郭佳指出,截至目前,919并未进入量产,通常年产30架左右来作为量产判断依据。919作为第一代机型,虽然已经商用,但也需要商载运营来确认可靠性。供应链的不稳定是波音、空客和商飞共同的难题,从本质上解决需要919持续提升国产化率,尤其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C919何时获得欧美适航证,飞出国门?据悉,C919目前在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取证工作进展顺利,不久前有消息称,EASA在7月份的时候在上海对国产大飞机C919开展实地检查并给出了“积极反馈”,业界普遍对于C919在2025年获得EASA的认证表示乐观。“取得EASA适航认证当然是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不是919在东南亚等临近国际运作的必要条件。”郭佳表示,C919其实可以沿用Arj21的模式,先行“出海”。 可以展望,不久的将来,国人将在很多地方亲身体验C919的飞行感受,甚至是飞出国。 本期编辑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