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吃了突发急性肾衰竭!鱼胆,“治病”还是“致病”?

时间 • 2025-07-31 01:47:28
珍珠
中毒

大家都听说过不少

神奇的民间偏方

但要注意的是

偏方有风险

千万别随便试

近日

一位老人因为眼睛看东西模糊

听信了“生吃鱼胆能清肝明目”的说法

生吞下一个鱼胆

结果突发肾衰竭

那么

食用鱼胆后为何会中毒?

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哪些偏方不可信?

吞下生鱼胆致中毒!

1

71岁的刘奶奶,家住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平时身体健康,腿脚麻利。前段时间,刘奶奶眼睛看东西没有以前清楚了,总感觉有点模糊。她听邻居说,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于是一清早就去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中午做饭时刘奶奶就把生鱼胆直接吞下去了。

(图片来源:千图网)

当时并没有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到了晚上八点半,刘奶奶感觉头晕、全身乏力,伴有恶心、呕吐,当时她以为自己可能着凉了,也没有注意。

第二天,刘奶奶的症状更加严重了,家人立即送她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

经过半个多月补液、护肾、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刘奶奶症状稍有好转,但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目前她转入医院肾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鱼胆中含有氢氰酸

毒性胜砒霜

2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图片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鱼胆中含有剧毒的胆汁毒素,其中毒性最大的是氢氰酸,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这些毒素不易被高温或酒精所破坏,因此即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将鲜鱼胆冲服,仍会发生中毒。

鱼胆汁中毒能引起多个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肾、肝、胃、肠最常见且严重,心、脑、肺、血液系统亦可受累,程度相对较轻。

鱼胆中毒早期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呕吐咖啡样液体,排酱油色稀便,2-3天有肝损害征象,如肝大、肝区胀痛、黄疸、肝功能异常,持续1-2月。急性肾功能衰竭是鱼胆中毒最致命的损害,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严重者出现谵妄、抽搐、昏迷。

医生提醒:明确鱼胆中毒后,首先要立即催吐后就近就医。

哪些偏方不可信?

3

用偏方治病,越治越病的例子不在少数。

?

苦瓜能降血糖?

苦瓜被认为具有潜在降血糖效果,主要是因为苦瓜提取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苦瓜素和多肽P。

关于苦瓜素,动物实验的证据较为充分,但并未有人体的临床试验。关于多肽P,试验表明其不具有明显的功效,且在苦瓜中的含量微乎其微,很难对其准确定量。因此,单吃苦瓜也很难达到明显降低血糖的效果。目前,关于苦瓜对于降低血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没有定论,糖尿病患者应该对类似的说法保持谨慎,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和控制血糖,不要轻易相信网上或民间流传的偏方。

?

母乳涂脸治湿疹?

湿疹真称得上是小婴儿的“流行病”了,也因此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偏方。有人说,挤两滴母乳涂到宝宝脸上就好了。

其实,生湿疹的宝宝皮肤屏障已经受损,再涂以母乳,只会使皮疹愈发严重。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抵抗能力也较成年人弱,母乳涂在皮肤上,容易造成汗腺口、毛孔的堵塞,使汗液、皮脂分泌排泄受阻而形成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还容易滋生细菌。

?

服用珍珠粉养颜?

珍珠粉的养颜功效可谓流传已久,据说慈禧每十天就会服用一次珍珠粉,通过它能让皮肤变得柔滑有光泽。

事实上珍珠粉属于凉性药物,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珍珠粉。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属于寒性体质,如果长期服用珍珠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四肢发冷、面色蜡黄等寒邪伤正的症状。另外,体质偏寒、胃寒和结石症患者,也不适合服用珍珠粉。所以在服用珍珠粉前,一定要先寻医就诊确定是否可以内服。

另外,珍珠入药内服,必须经过炮制加工,将其研磨为如面粉一样的极细粉末,否则可能对脏腑,特别是脾胃产生损害。

?

腹泻吃大蒜?

在急性腹泻期是不能吃一些刺激性食物的,包括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菌防腹泻,但是应该在未病之时服用。

相反,当你已经处于腹泻状态,如果再进食大蒜等辛辣食品,可能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从而加重腹泻。

?

吃芹菜降血压?

芹菜中含有芹菜素,在动物试验中确实被证明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动物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同样能在人身上实现。而且,一种物质如果要达到治疗效果,除了其中含有治疗成分外,还需要足够的剂量。芹菜素在芹菜中的含量很低,动物实验中用的剂量都非常高,靠饮食很难吃出来。因此,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吃芹菜能降血压。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里提到降压治疗的非药物疗法,主要是两点:减少食盐摄入和合理膳食。在食盐里添加钾或日常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钾离子)都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莫要病急乱投医

盲目轻信民间偏方

耽误正规治疗之余

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视偏方

不轻信,不乱试

相信医学,相信医生

你还听说过啥细思极恐的偏方呢?

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来源|科普中国、长江日报、湖南疾控、人民网、央视网、安宁鑫湖医院、广东卫生在线等北青Qnews北青Qnews

编辑|王会苹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