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交付破3万辆,“深蓝速度”领跑新势力
临近岁末,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热,交付量整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日前,各大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2024年11月交付数据,多家车企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深蓝汽车表现尤其惊艳,全系车型交付量突破3万辆,强势迈进“3万俱乐部”,稳居新势力头部阵营。 深蓝在11月交付总量达到36026辆,力压小鹏、极氪、蔚来等品牌。这个交付量较10月份的27862辆,环比增幅高达29.3%,同比增长近123%,是所有新势力品牌增幅最高的。 作为国企新能源代表,深蓝仅以28个月的时间便闯入“3万辆大关”,并剑指单月交付4万辆,刷新了行业最快纪录。毫无疑问,深蓝已成为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象级品牌。 深蓝汽车上市仅两年多时间,虽是后起新秀,但它却出道即巅峰。 作为母公司长安汽车“新汽车新生态”战略承载,“香格里拉计划”的先发探索者,深蓝于2022年横空出世。当年7月,深蓝首款产品SL03上市33分钟达成1万订单,在当时刷新行业最快纪录。 从此“深蓝速度”一往无前。 2023年6月,S7上市后35天内累计交付破万辆;2023年9月,深蓝旗下双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万,仅用14个月,就成为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破10万辆的品牌。 此后,第20万辆、第30万辆,深蓝汽车连续刷新了每个10万量级的最快交付纪录。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预计在2025年春节前后,深蓝汽车会达到40万辆交付,一个全新的纪录即将诞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深蓝出道2年多以来,连续刷新多项交付纪录,毫不夸张地讲,这样的“深蓝速度”在整个行业都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目前,新势力车企品牌已实现单月交付3万辆级别的有理想、问界、零跑、深蓝、小鹏,而已达到了历史累计交付40万辆的则有理想、蔚来、问界、零跑和小鹏。 从各个品牌达成时间比较,理想实现单月交付3万辆和累计交付40万辆都用了42个月,问界用了21个月和29个月,零跑用了68个月和66个月,小鹏用了82个月和61个月,而蔚来至今单月交付仍未突破3万辆,其累计交付40万辆则用了67个月。 作为后起之秀的深蓝,能有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实属难能可贵。 出道2年便跻身行业头部阵营,“深蓝速度”创造市场奇迹的背后,是多重内因的支撑。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为王。“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构成了深蓝在技术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增程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深蓝已持续深耕了长达13年,并融合1500多项专利、164项核心技术,打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动化解决方案——深蓝超级增程。目前,深蓝超级增程已迭代至2.0版本,集合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和金钟罩电池三大技术群,坐拥10项全球领先,定义增程领域高标准。 作为深蓝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深蓝超级增程通过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和先进的动力总成设计,实现了续航里程的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为用户带来更加自由、无忧的出行体验。同时,该技术还兼顾了环保、经济性与安全性,符合当下绿色出行的发展趋势,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2023年增程车型销量增长分别为116%、173%,远远高于纯电车67.5%和24.4%的增幅。 目前,深蓝汽车大约60%为增程产品,覆盖旗下所有五款车型。深蓝对增程技术路线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前瞻性战略布局,使其率先抢占市场风口,推动了产品销量的爆发式增长。 在智能化领域,深蓝则大力推动智能驾驶普及,打破高阶智驾壁垒。目前深蓝S07与L07两款车型已搭载了华为乾崑智能系统,成为20万元以内产品首批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基于华为乾崑智能系统,深蓝实现了与华为高阶智能大模型在算力、算法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领航辅助以及“可见即可泊”的智能泊车功能。 正是凭借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引领优势,使得深蓝在2年时间内推出了5款车型,打造了包括增程、纯电等动力构型,覆盖轿车、SUV,能够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全产品矩阵。明年深蓝还将推出两款全新的上量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谱系。 此外,深蓝非常注重经营用户关系,通过不断优化OTA升级机制来提升用户体验。据了解,深蓝全渠道每月收到用户建议超过1500条,平均每月90+条沉淀至需求池,支撑了DEEPALOS累计迭代13轮。针对用户关切的交付问题,深蓝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确保按时甚至提前交车,并对因故未能按期交付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补偿政策。 技术有浓度,产品有厚度,服务有温度,这就是“深蓝速度”的核心内因。 2024年是深蓝汽车的爆发年,不仅突破了单月交付3万辆大关,还全力冲刺累计交付40万辆目标。大好形势之下,深蓝提出了2025年争取实现翻番式增长,冲击年销50万辆的目标。 人们不禁要问,深蓝还将创造怎样的市场奇迹?这个问题,应该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爆发并且已进入更高维的竞争阶段中去审视。 从2014年特斯拉入华算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加速狂奔了十个年头,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市场占比已超过60%。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连续多月突破50%,年度产销量也首次突破1000万辆。 市场行情持续火热的同时,是行业竞争已经从资格赛进入到残酷的淘汰赛阶段。头部新势力的门槛已经由2023年同期的1万辆提升到3万辆。面对更高维度的竞争,未来只有少数优秀品牌才能生存下来。 依托母公司长安汽车的产能和渠道资源,深蓝立足技术底色,持续提升产品、营销、全球化布局等体系能力。因此,尽管行业进入淘汰赛较量会更加激烈,但深蓝手里的硬核筹码足以支撑其行稳致远。 对于2025年冲击年销50万辆的目标,深蓝将在继续夯实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全球化步伐。 作为长安汽车全球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的承接者,深蓝从2023年11月进入东南亚市场开始,已经在拉美、中东和澳洲等多个海外市场取得显著进展。深蓝计划在2025年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争取国内和海外市场齐头并进,使销量和品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新能源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置身百年激荡的产业大变局中,深蓝不断探索技术新边界,推动行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进程。 某种意义而言,深蓝创造的市场奇迹,既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果”,也是“因”。在深蓝身上,能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砥砺向前的路径与方法。